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网络侵权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也时有发生。那么对于网络侵权的诉讼时效是怎样的呢?以下就是律盾小编为您介绍的有关“网络侵权诉讼时效性”的相关法律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网络侵权案件是如何规定诉讼时效的
要区别具体侵权类型。
一般诉讼时效为两年。从知道侵权之日起计算。
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六条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第一百三十七条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怎样起诉网络侵权?
1,首先需要收集证据,可以对相关网页、计算机、服务器等设备向所在地法院申请进行诉前证据保全,也可以经公证机关对相关有侵权内容的网页进行公证
2,其次可以选择被告住所地、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
3,起诉时要提交起诉状、相关证据及证据清单,委托他人起诉的,要同时提交授权委托书。
网络侵权如何确定侵权人
网络侵权归责原则是过错责任,责任主体是网络服务提供者、网络用户,侵犯客体是以名誉、隐私、肖像人格权为主,也包括财产权。
《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综合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比较清晰的了解到:对于网络侵权我们应该及时给予诉讼,以维护属于我们自己的合法利益。如果您对于上面知识还有什么疑问,欢迎你进行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