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儿媳是否有继承婆婆的遗产

来源:互联网整理 | 2020-11-11
我国《民法典》规定,继承分为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我国《民法典》规定了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但是,对于遗嘱继承,当事人可以进行意思自治。那么,按照《民法典》的规定,儿媳是否有权继承婆婆的遗产呢?下面由律盾小编为读者解答这一问题。一、民法典儿媳是否有权继承婆婆的遗产如果是法定继承,儿媳不可以继承。如果是

我国《民法典》规定,继承分为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我国《民法典》规定了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但是,对于遗嘱继承,当事人可以进行意思自治。那么,按照《民法典》的规定,儿媳是否有权继承婆婆的遗产呢?下面由律盾小编为读者解答这一问题。

一、民法典儿媳是否有权继承婆婆的遗产

如果是法定继承,儿媳不可以继承。如果是遗嘱继承,且遗嘱中说明儿媳是继承人的,儿媳可以继承。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因此,根据上述规定,儿媳并不属于婆婆的法定继承范围。但是,如果婆婆指定将遗产赠与儿媳,儿媳可以遗嘱继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 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二、什么样的遗嘱无效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

伪造的遗嘱无效。

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相关法律问题的解答。遗嘱继承是当事人的真实的意思表示,只要遗嘱有效,就应当按照遗嘱的内容来分配遗产的归属。我国法律尊重公民的意思自治,而不得随意干涉。只有在没有遗嘱的时候,才会有法律公权介入。如果大家有关于继承方面的问题,也欢迎各位读者到律盾进行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服务热线: 400-966-1823 | 邮箱:service@lawdun.com
湖北钉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9-2025    鄂ICP备200123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