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是父辈对下一代的祝福与馈赠,而有关与遗产的继承问题,一直有着很高的热度,总有一些很恶劣的事件出现在遗产继承事件中,最明显的就是欺诈。那么在遗产分配中有欺诈行为怎么办呢?律盾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遗产分配中有欺诈行为怎么办
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如果有切实的法律证据,那么根据继承法认定该遗嘱无效。
《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
伪造的遗嘱无效。
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 【遗产分配的原则】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条 【酌情分得遗产权】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适当的遗产。
从以上法律条文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没有确切的证据证实欺诈,那么将无法认定欺诈。而当证据确凿时,可以确定遗嘱无效,依法重新分配。如果遇到的欺诈情况比较复杂的建议可以咨询律师帮忙解决,律盾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