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调解产生的后果有哪些?发生交通事故必须调解吗

来源:互联网整理 | 2020-03-09
发生交通事故,处理的方式很多。毫无疑问,调解是比较快的方式,同时也更加节约成本。那么,交通事故调解产生的后果有哪些?发生交通事故必须调解吗?为了大家了解与此相关的知识,下面律盾编辑为您介绍这方面的内容,希望能够给您提供参考,也希望能给对此有问题有疑问的朋友提供帮助。

交通事故调解会产生什么后果

交通诉前调解结束后,会产生两个后果:一是调解失败,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纠纷进入诉讼程序;另一种则是调解成功,争议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对于前者我们不必细述,而对于后者,则会出现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问题。

最高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规定,“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调解文书具有民事合同性质”,由此可看出双方当事人在人民调解工作室达成的调解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力。那么是否会出现因调解协议难以执行而造成当事人放弃这一解决纠纷的途径呢,可以采用以下途径予以解决:即在调解协议达成后,由调解员明确告知协议不具备强制执行力,并提出可以到公证部门进行公证,赋予协议强制执行力的建议和可以申请法院出具正式调解文书的建议。

发生交通事故必须调解吗

根据相关规定,调解不是事故处理的法定程序。

以前,民警在交通事故中必须对双方进行调解,无论如何也要确定一个赔偿金的数额。而新法中,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中,调解不再是诉讼的前置条件。

根据“安全法”的有关规定,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有以下五种情况:

1、当事人发生交通事故后,其损害赔偿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只能调解一次,调解不成的或调解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3、有一方当事人不同意公安交通管理机关调解的,公安机关也不进行调解,当事人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4、一些法规允许自行解决的交通事故,如有争议的,当事人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5、当事人对检验、鉴定或者对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公安机关也不予调解,当事人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交警不会强制对交通事故进行调解。

对交通意外事故造成损害的,按公平、合理、自愿的原则进行调解。

本网站致力于打造优质的律师咨询服务,如果您还有其它任何疑问,欢迎来律盾进行律师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服务热线: 400-966-1823 | 邮箱:service@lawdun.com
湖北钉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9-2025    鄂ICP备200123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