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补偿是否最多不超过12个月

来源:互联网整理 | 2020-06-17
我们都知道现实当中如果因为各种各样的情况,导致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解除了劳动合同的时候,为了防止劳动者的生活出现问题用人单位会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同时理所当然的经济补偿肯定有时间限制的,那么经济补偿是不是最多只有12个月呢?律盾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经济补偿是否最多不超过12个月

经济补偿金可以超过12个月。

只是在劳动合同法中,对于这一情形做了最高年限的限制: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近年来,随着企业当中员工的福利待遇不断提升以及规范使得我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护,但同时这也使得许多企业的经营成本不断的提高致使许多企业作出偷税漏税以及想方设法避免发放经济补偿的行为。如果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建议咨询相关专业律师,律盾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服务热线: 400-966-1823 | 邮箱:service@lawdun.com
湖北钉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9-2025    鄂ICP备200123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