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离职补偿金延发怎么办

来源:互联网整理 | 2021-01-29
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而经济补偿一般是在劳动合同解除时,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那么企业离职补偿金延发如何处理?下面由律盾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企业离职补偿金延发怎么办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者离职后用人单位延迟给经济补偿金的,如果不超过一个月是正常的,如果超过一个月还不给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追讨经济补偿金。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第九条 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经济性裁员的补偿金怎么算

经济性裁员,是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为改善生产经营状况而辞退成批人员。经济性裁员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即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了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

在我国经济性裁员,一般指辞退成批人员。根据原劳动部发布的《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规定,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减人员,应发给被裁减人员经济补偿金。具体标准是:被裁减人员在本单位工作时间,每满1年(不足1年的按1年计),发给1个月相当于被裁减人员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在本单位工作多少年就发给多少个月的经济补偿金。若本人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的月平均工资,按企业的月平均工资计发。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的解答,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者离职后用人单位延迟给经济补偿金的,如果不超过一个月是正常的,如果超过一个月还不给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追讨经济补偿金。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律盾进行法律咨询。

点击这儿#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咨询律盾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服务热线: 400-966-1823 | 邮箱:service@lawdun.com
湖北钉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9-2025    鄂ICP备200123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