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凭证担保无效的规定有哪些
来源:互联网整理 |
2020-03-04
法律设立担保制度是为了保障交易安全,维护商品流通秩序,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担保制度的核心在于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对依法处分担保物的所得价款可以主张优先受偿、或主张由担保人承担代为清偿债务的责任,以达到债权保全的目的。下面律盾小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抵押、质押或留置等形式设立担保的,要求抵押物、质押物、留置物必须是可以直接行使其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权利的特定物,即权利人实际享有的担保物权是全部要件已经具备的既得权。债权凭证本身没有商品流通价值,其中包含的强制执行请求权是不能抵押或质押的。同时,债权凭证所载明的债权是债权人必须依靠公力救济而实现的期待权,当事人不能对直接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权利,与担保物权具有本质区别。因而债权凭证不能用以抵押或质押,否则可能产生债权人将执行不能的风险向他人恶意转移的后果,违反诚实信用原则且与担保法的立法精神及建立债权凭证制度的改革初衷不符。因此,对以债权凭证设立抵押、质押等担保的,应当视为担保行为无效并以公示告知方式加以明令禁止。
以上就是关于这方面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不幸遇到一些比较棘手的法律问题,而您又有委托律师的想法,我们律盾有许多律师可以给你提供服务,并且我们律盾还支持线上指定地区筛选律师,并且都有相关律师的详细资料。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投诉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