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的许多商业贸易行为里面大家都习惯了应用合同来进行相互约定,这是因为依法成立的合同从成立之日起生效具有法律约束力。同时对于大宗贸易合同比如买房买车的合同为了增加合同的现实实施意义商家会在合同里加上定金或者违约金来使得购买人履行合同,那么当合同里同时约定了定金与违约金的情况违约了如何处理呢?律盾
定金与违约金并处的该如何适用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生效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止,届时此条例被《民法典》所替换,相关的司法解释也会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规定:
1、我国《合同法》第116条规定:“当事人既主张约定违约金,又主张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定金条款。”
2、从法理上进行分析,定金罚则具有惩罚性,违约金也具有惩罚性,如果同时并用,则有违公平原则的基本精神。对于违约方过于苛刻,另一方则获得不应该获得的收入。定金责任的承担不能替代损害赔偿责任,两者应该区分开来。
如果一方违约造成实际损失,另一方适用定金罚则的同时,可同时请求损害赔偿。但是适用定金罚则和损害赔偿的总值不能大于标的物的价金总和。如果该定金的性质属解约定金 ,一方适用定金罚则的同时就不能请求另一方实际履行合同;但如果属违约定金、订约定金或成约定金,一方适用定金罚则的同时,就还可以请求另一方实际履行合同。
定金与保证金有什么区别
1、保证金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保证合同的履行,而留存于对方或提存于第三人的金钱。
2、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流行的保证金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合同当事人为保证其债权的实现而要求另一方提供的保证金。另一种形式的保证金,是双方在合同成立时候,为保证各自义务的履行而向共同认可的第三人(通常为公证机关)提存的保证金。
3、保证金也具有类似定金一样的担保合同实现的作用,但其没有双倍返还的功能。而且当事人可以自行约定定金的作用功能(如:合同订立的保证、合同生效的条件、合同成立的证明、或者合同解除的代价)。而这些功能是保证金不具备的。
4、保证金留存或提存的时间和数额是没有限制的。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约定在合同履行前、合同履行过程中皆可;保证金的数额可以相当于债务额,并不像定金那样,其总额不得超过主合同总价款的20%,而且必须是在合同约定时或者合同签订前给付。
在这里提醒大家一下定金是签订合同时或之前预先支付的,但是定金法律规定有最大上限,违约金是双方在合同种约定的不事先支付可是没有法律规定最高上限。至于在合同里选择定金还是违约金还是看具体情况来进行决定吧!如果有不懂的地方无法决定建议咨询相关专业律师,律盾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