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支付定金属于违约行为吗

来源:互联网整理 | 2020-03-10
在签订合同时,为了防止对方悔约,往往会在合同中约定相应的定金作保障,那么未支付定金属于违约行为吗,关于合同约定定金未支付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面,律盾小编整理了关于合同约定定金未支付的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未支付定金属于违约行为吗

2016年7月9日李某(乙方)与王某(甲方)经某公司居间介绍签订《房地产买卖合同》一份,双方约定王某将其商品房一套转让给李某。该合同第三条约定:

⑴李某在在签约后一日内向王某支付定金20000元整;⑵王某在收到李某支付的定金后15日内向贷款银行申请提前还贷手续。9月21日双方签订《补充协议》约定:⑴该房屋成交总价为754000元整;

⑵该房屋交接时间为2016年10月8日,每延迟1日,则需向乙方支付滞纳金200元;

⑶王某于签约之日起积极办理提前还贷手续及后续相关签约手续。

合同订立后,李某于当天向王某支付了定金20000元。王某积极办理各项手续,但一直没有办理完成提前还贷手续,且未拿到房产证,致使双方无法按照合同约定日期办理房屋过户手续。2016年10月8日双方交付房屋后,李某承诺再支付20000元定金,但实际并未支付。2016年10月8日王某向李某交付了房屋,李某更换了房屋门锁,但王某仍未办理提前还贷手续。2016年11月1日王某撬开涉案房屋并重新挂牌出售,李某遂诉至法院请求王某双倍返还定金共计40000元整。

法院判决:不属于违约

法院经审理认为,李某、王某签订的《房地产买卖合同》、《补充协议》系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没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合法有效。李某按照约定向王某支付20000元定金。如果支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义务,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义务,应当双倍返还定金。王某未按约办理完成提前还贷手续,已构成违约。2016年11月1日王某将已经交付的房屋重新挂牌出售,其行为已导致双方《房地产买卖合同》无法继续履行。故王某作为违约方应当双倍返还定金共计40000元。王某辩称2016年10月8日双方交付房屋后,李某承诺再支付20000元定金,但实际并未支付构成违约一节,因定金合同属于实践合同,李某未支付定金的行为导致该定金合同并未成立,即李某不存在违约行为。

律师说法:属于违约行为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九十条规定:“定金应当以书面形式约定。当事人在定金合同中应当约定交付定金的期限。定金合同从实际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

本案中,李某、王某签订的《房地产买卖合同》、《补充协议》系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故为合法有效,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当事人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义务。现王某未按时完成提前还贷手续,属于违约行为,李某有权要求王某承担应当双倍返还定金的违约责任。关于李某承诺支付定金但实际并未支付是否构成违约,定金合同系实践合同,以定金的交付为该合同的成立要件,由于李某未支付定金,该定金合同并未成立,因此不属于违约行为。

综合上面的介绍,定金未支付不属于违约行为,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绍后,对于合同约定定金未支付的法律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还有关于这方面的法律问题,请咨询律盾律师,他们会为你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服务热线: 400-966-1823 | 邮箱:service@lawdun.com
湖北钉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9-2025    鄂ICP备200123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