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后妻子的居住权是如何的

来源:互联网整理 | 2020-03-1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自己的权益人们日益看重。结婚后妻子的居住权是如何的呢?结婚后房子属于夫妻双方的共有财产,夫妻双方享有同等的居住权。而居住权具有的法律特征有哪些?居住权的设定有哪些方式?居住权人的义务与权力有哪些?在这里律盾小编为大家解答。

居住权,用益物权的一种,指对他人所有的住房及其附属设施占有、使用的权利。结婚后,房子是夫妻双方的共有财产,因此,妻子拥有同等的居住权。

一.居住权具有以下的法律特征:

第一、居住权的主体是特定的公民,即有合法依据而占有房屋的公民。

第二、居住权的客体只限于房屋。如出租人的房屋。

第三、居住权属于一种用益物权。居住权人对房屋的使用应限于居住的目的。

第四、居住权的取得应有法定的依据或有关合同的约定。

第五、居住权的取得应办理登记手续,并受国家法律的保护。

居住权的取得

二.居住权的设定主要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依合同而取得居住权。如承租人依租赁合同而取得对出租的房屋的居住权。

第二、直接依法律的规定取得居住权。如未成年子女对其父母的房屋享有居住权。

第三、依遗嘱等法律行为取得居住权。房屋所有权人可通过设立遗嘱的方式为他人设定居住权。

第四、因取得时效的经过取得居住权。

三.居住权的内容:

居住权的内容主要是指居住权人的权利和义务。

居住权人的权利主要有:

第一、居住权人享有对房屋的使用权,但此种使用权须限于居住的目的。

第二、居住权人享有附属于房屋使用权的各项权利,如相邻权等。

第三、居住权人有权为居住的目的而对房屋进行修缮和维护。

第四、居住权人有权在居住期间内将房屋出租给他人以收取租金,但必须符合相关的法律要求。例如承租人转租承租的房屋必须先经过原出租人的同意。

四.居住权人的义务主要有:

第一、居住权人在居住期间负有保管房屋的义务。

第二、居住权人不得就其居住权设定抵押或其他任何权利负担。

第三、居住权人应当承担房屋的日常的管理和维修费用及其他使用过程中的合理费用支出。

第四、居住权人不得随意改变房屋的结构和用途。

第五、居住权人在居住期届满时负有返还房屋的义务。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解答的关于结婚后妻子的居住权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能了解到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有关居住权的知识有更加清楚的了解。同时有任何与法律相关的问题,都可以到律盾咨询,我们专业的律师团队都会详细为您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服务热线: 400-966-1823 | 邮箱:service@lawdun.com
湖北钉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9-2025    鄂ICP备200123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