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则动物权利有什么规定

来源:互联网整理 | 2020-05-08
我们都知道,民法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部法律,但是很多人都会忽视民法总则中关于动物权力的法律法规。那么,民法总则动物权利有什么规定?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下面由律盾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一、民法总则动物权利有什么规定

《民法总则》第127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由于受害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由于第三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第三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该行为的要件包括:

1、致害动物是饲养的动物。饲养的动物一方面是其所有人的财产,另一方面由于其可以独立行动,有可能对他人的人身或财产造成损害。动物的饲养者对自己饲养动物承担赔偿责任可以督促饲养人或管理人加强对动物的管理,以防止或避免损害的发生。如果不是人工饲养的动物,或人工饲养的动物已经逃逸很久,回复至野生状态,则不适用此种特殊侵权责任

2、饲养动物对他人造成了损害。饲养动物对他人的损害包括人身损害或财产损害。需注意的是,动物的致害行为是动物基于本能而为的行为,无论是其自主加害还是受刺激加害均构成加害行为。

3、动物的加害行为与损害事实间有因果关系。

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应为无过错责任,只要发生了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后果,饲养人或管理人就应承担民事责任。这一方面是因为饲养人是饲养动物的获益者,另一方面饲养人或管理人更了解其饲养动物的习性,更容易防范损害的发生。如果适用过错责任,难免加重了受害人的注意义务,使受害人处于不合理的劣势地位,有失公平。

二、动物侵权怎么赔偿

动物致人损害,其损害后果往往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单纯的财产损害,如财产被动物撞击导致损坏。

二是对人身造成暂时损害,如被动物追赶导致脚扭伤,被动物咬伤肌肉等。

三是对人身造成永久性损伤,如致残或在显著部位留下永久性的疤痕等;

四是致人死亡。

动物致害造成的损害后果不同,其赔偿范围也不相同:

1、造成单纯财产损害的,只需就其直接损失进行赔偿;

2、对人身造成暂时损害的,受害人需一定时间恢复,除赔偿直接损失外,还应支付医疗护理费用、失去的误工工资或其他收入等;

3、对人身造成永久性损伤的,应根据具体的伤残程度,赔偿医疗护理费用、失去的误工工资或其他收入、残疾生活补助金等;致人死亡的,还会涉及到救治费用、丧葬费、抚慰金、以及受害人生前抚养者(如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未成年子女)的生活费用等。

以上就是律盾小编对“民法总则动物权利有什么规定”所进行的解答,通过本文我们可以知道,民法总则动物权利规定了人们饲养的动物如果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即要对受害人进行民事赔偿。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律盾还提供了专业的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再次进行法律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服务热线: 400-966-1823 | 邮箱:service@lawdun.com
湖北钉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9-2025    鄂ICP备200123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