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倾销税的追溯征收

来源:互联网整理 | 2020-03-13
反倾销税一般不得追溯征收,但如果满足一定的条件,就会导致有限度的追溯征收。WTO反倾销协定第10.6条规定,最终反倾销税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对实施临时措施之日前90天内进口供消费的产品征收。该措施的作用在于防止进口商在反倾销救济手段采取之前大量突击进口被调查产品,规避反倾销措施。我国1997年第一起反倾销案,即对美

第10条关于追溯

征收反倾销税的规定

WTO反倾销协定第10.6条规定,最终反倾销税可以对实施临时措施之日前90天内进口供消费的产品征收的条件是:

(1)已作出关于倾销和由此产生的对国内产业的损害的最终肯定裁定。

该条本身就假定了倾销和损害成立的最终肯定裁定已经作出的先决条件,如果没有这个条件,就不能决定征收反倾销税,也就谈不上决定追溯征收反倾销税的问题。在产业损害类型上没有特别要求,即只要损害存在即可,不论是对国内产业的实质损害、实质损害威胁或对国内产业建立的实质阻碍。

(2)存在造成损害的倾销的历史记录或进口商已经知道或应该知道出口商实行倾销,且此类倾销会造成损害。

此项条件是选择性条件,即只要存在“造成损害的倾销的历史记录”或“进口商已经知道或应该知道出口商实行倾销,且此类倾销会造成损害”的一个条件即可。前一个条件是客观条件,即被调查倾销产品存在造成损害的倾销的历史记录。被调查倾销产品造成损害的倾销历史记录并不局限于对调查主管机关所在国本国的国内产业有造成损害的倾销历史记录,而应包括对其他国家国内相关产业存在造成损害的倾销历史记录。存在造成损害的倾销的历史记录的信息可以来源于WTO反倾销措施委员会发布的各成员方提供的半年期报告。《协定》第16.4条明确规定,“各成员应立刻通知委员会其采取的所有初步或最终反倾销行动。此类报告应可从秘书处获得,供其他成员审查。各成员还应每半年提交关于在过去6个月内采取的任何反倾销行动的报告。半年期报告应以议定的标准格式提交。”后一个条件是主观条件。《协定》对于认定“进口商已经知道或应该知道出口商实行倾销”及“此类倾销会造成损害”没有规定客观标准,调查主管机关有相当大的自由裁量权。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服务热线: 400-966-1823 | 邮箱:service@lawdun.com
湖北钉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9-2025    鄂ICP备200123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