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起典型的共同海损案件的分析

来源:互联网整理 | 2020-03-31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起真实的海商法案例,首先找出了本案突破口,亦即本案的争论焦点。然后从学理上分析了共同海损的构成要件及责任认定等问题,进而对本案进行了具体的剖析,阐述了当今通行做法及对本案的适用,最后,合逻辑地得出了结论。**酒公司A向某糖厂购糖,同时租B船进行海运,并投保海上贸易运输保险水渍险。保险

经调查,本案中承运的B船由渔船改装,吨位为910吨,抗风等级为八级,但其初检适航证书已过有效期,在本次航程前未做检查。

本案争议焦点在于两点:

一、B船船东将部分白砂糖抛人海中造成的损失是否属于共同海损

二、被保险人**酒公司A所租B船不具适航性是否意味着被保险人履行告知义务有过失?理论分析:

1共同海损(GeneralAver-age):是指载货运输的船舶在同一海上海程中遭遇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或其它特殊情况,使航行中的船、货、运输收人或其它有关财产的共同安全受到威胁,为了解除共同危险,维护各方的共同利益或使航程继续完成,船方有意识地合理地采取抢救措施所直接造成的某些特殊的牺牲或支出的额外费用。

共同海损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共同海损措施造成的船、货本身的损失,称为共同海损牺牲;二是共同海损措施引起的费用损失,称为共同海损费用。

共同海损构成条件为:导致共同海损的危险必须是真实存在的或不可避免的危及船舶与货物共同安全的危险;

2)共同海损的措施必须是为了解除船、货的共同危险人为地、有意识地采取的合理措施;

3)共同海损的牺牲是特殊性质的,费用损失必须是额外支付的;

4)共同海损损失必须是共同海损措施的直接的、合理的后果;

5)造成共同海损损失的共同海损措施最终必须有效果。

我国《海商法》第70条规定:“托运人对承运人、实际承运人所遭受的损失或者船舶所遭受的损坏,不负赔偿责任;但是,此种损失或者损坏是由于托运人或者托运人受雇人、代理人的过失造成的除外。”这一规定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海商法》在海上货物运输方面对托运人实行的是过错责任原则,即只有托运人的过失所造成的损失,托运人才负责赔偿,反之,则无须承担赔偿责任。

我们应该注意的是,违约赔偿与共同海损分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因当事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给对方当事人造成经济损失时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后者则是为了公平分担海上风险,按照合同的约定,对于那此为了解除船、货的共同危险而采取措施所造成的损失,由各方按受益财产的比例子以分摊的一种制度。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在托运人的过失导致共同海损的情况下,既然损失要由托运人负责赔偿,那么,也就不存在所谓的共同海损分摊问题了。对此,以装运危险货物为例。《海商法》第68条对于托运人未经正确申报而装运危险货物的问题,只规定了承运人在货物构成实际危险时可以对危险货物随意处置的权利,也规定了托运人的赔偿责任,却没有规定共同海损分摊问题,原因就在于:有承担责任者,就不存在共同海损分摊的问题。但是在托运人没有过失的时候,情况就不同了,虽然他对损失无须承担赔偿责任,但他应该履行合同所约定的义务,分摊共同海损损失。这里同样以装运危险货物为例,《海商法》第68条第2款对于托运人在无过失的情况下装运危险货物的问题,虽然也规定了承运人在货物构成实际危险时可以对危险货物随意处置的权利,但同时又明确规定,本款规定不影响共同海损分摊的权利。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服务热线: 400-966-1823 | 邮箱:service@lawdun.com
湖北钉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9-2025    鄂ICP备200123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