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人被侵权后应该如何获得刑事方面的救济

来源:互联网整理 | 2020-06-17
在我国法律体系当中侵权行为所对应的往往就是法律方面规定的救济活动, 可以说针对每一种侵权,我国法律当中都规定了各方面所对应的救济使当事人可以及时将自己所面临的情况得到缓解,那么 合伙人被侵权后应该如何获得刑事方面的救济?律盾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合伙人被侵权后应该怎么获得刑事方面的救济

刑事赔偿正是特定的赔偿义务机关以国家赔偿的方式,对合法权益遭受侦查、检察、审判以及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害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进行物质赔偿或者精神安抚,实现对刑事追诉程序中的侵权损害的补救功能,使失衡的刑事诉讼程序从价值上得以弥补。

刑事赔偿是以支付赔偿金、返还财产、恢复原状、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的方式向受害人给予补救的。这些方式要么体现的是物质上的补偿,要么彰显的是精神上的安抚,刑事赔偿也正是通过这些方式实现对受害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从而达到对已经终结的刑事追诉程序的救济功能。

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应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

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应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是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侵害合伙企业利益,侵占合伙企业财产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刑事责任,侵占是指将他人财产非法据为己有的行为。依据新修订的刑法,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二是将合伙企业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或者挪用合伙企业资金归个人使用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涉及两种罪名:第一,合伙企业的职工,包括聘任的经营管理人员,侵占合伙企业的财物构成财产的侵占罪;第二,合伙企业职工,包括经营管理人员,挪用合伙企业财产的构成挪用财产罪。

合伙人利用接纳新合伙人入伙达到转嫁债务的目的,避免合伙企业对新合伙人的欺诈行为发生,保护新入伙合伙人的合法权益,法律规定合伙协议另有约定者除外。就是说,法律不限定新合伙人与原合伙人就合伙关系有特殊的约定,法律保护合法并符合社会公序良俗的入伙协议约定的法律效力。如果合伙协议根据新合伙人入伙时的具体情况约定新合伙人对其入伙前的企业债务不承担责任的,这一做法并不违法。

实际上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我国合伙人在面对侵权是主要可以获得的,刑事方面究竟就是刑事赔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情况下的侵权都可以获得刑事方面的救济, 这方面有问题的可以联系律师,律盾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服务热线: 400-966-1823 | 邮箱:service@lawdun.com
湖北钉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9-2025    鄂ICP备200123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