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在我国,如今依法治国的基本背景之下,一纸合约就相当于拥有了一张交易保证,违约者将会按照合同以及法律进行赔偿。那么在合同有关的法规中,合同无效和合同解除的区别是什么?律盾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合同无效和合同解除有哪些区别
1、从发生原因上看,合同无效是指合同根本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有效的条件,合同关系不应该成立;而合同解除是指消灭已经有效成立的合同。
2、无效合同的确认权归仲裁机关和人民法院,宣告合同无效是国家行为;而合同解除则往往由双方当事人自己决定。
3、在法律后果上,合同因当事人故意违法而导致无效的,应追缴当事人所获得的非法财产;而合同解除则不存在追缴财产问题。
相关法律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第九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2.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法律针对某些具体合同规定了特别法定解除条件的,从其规定。
以上就是我国和合同有关的法律法规之中,对于合同无效与合同解除之间区别的相关司法解释了,如果对于合同无效与合同解除区别的问题还有想要了解的方面,可以咨询一下律师以及去相关部门了解一下。律盾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