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合同订立的方式有口头形式、书面形式等,而在实践中合同一般是打印出来的,手写合同也是可以的,那么合同中手写部分有没有法律效力的?下面由律盾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合同中手写部分有法律效力吗(《民法总则、合同法》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
合同中手写的内容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的,并且手写内容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的,当事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手写部分内容就有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二、合同形式有缺陷有何后果
1、一般后果:合同不成立
我国合同法第36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即可认为如果应当采用而没有采用书面合同原则上不成立。
2、特别后果:合同无效
我国原来的司法实践中,对于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形式的合同,往往认定为无效..现在,我国合同法原则上是将要式合同的方式作为合同的成立要件的。
3、其他特别后果
除上述法律效果外,还可以有其他的特别后果.比如合同法第215条规定,租赁期限六个月以上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的,视为不定期租赁。
4、因履行而治愈
合同法第36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三、最新资讯(《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的解答,合同中手写的内容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的,并且手写内容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的,当事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手写部分内容就有效。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读者可以到律盾进行咨询,律盾有最专业的律师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