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签订经济合同前要审查对方主体

来源:互联网整理 | 2020-03-20
在签订合同的时候,是要先审查一下合同的内容,避免发生合同欺诈而损害自身的利益。在签订经济合同前,要审查对方主体。那么为什么签订经济合同前要审查对方主体呢?下面律盾的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为什么签订经济合同前要审查对方主体

审查对方的主体,是签订经济合同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之所以要审查对方的主体,是因为当前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初期,市场主体多元化,经济运行不规则,一些不法单位和个人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违法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当事人所以被骗,究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审查清楚对方的主体资格,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因此,在签订经济合同前,当事人必须审查对方的主体资格。在审查时,当事人首先要了解对方是否属于《合同法》规定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的主体范围;其次,要审查清对方的真实情况,如对方的性质、注册资金、隶属关系、人员情况,经营范围,信誉情况、有无诚意等等,如对方在外地,审查有困难,可以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咨询和鉴证,只有在查清对方的真实情况下,才能与之签订合同。

合同审查的内容

1、审查合同主体是否合法

审查合同主体的合法性时,应审查签订合同的当事人是否是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的法人、个体工商户;是否是具备与签订合同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审查法定代表人或主管负责人的资格证明;代订合同的,要审查是否具备委托人的授权委托证明,并审查是否在授权范围、授权期限内签订合同;有担保人的合同,审查担保人是否具有担保能力和担保资格。

2、审查合同内容是否合法

审查合同内容的合法性时,应当重点审查合同内容是否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利益;是否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情形;是否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是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3、审查合同意思表示的真实性

4、审查合同条款是否完备

应按照合同的性质,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合同条款进行认真审查,确定合同条款有无遗漏,各条款内容是否具体、明确、切实可行。避免因合同条款不全和过于简单、抽象、原则,给履行带来困难,为以后发生纠纷埋下种子。

5、审查合同的文字是否规范

审查合同时,应对合同草稿的每一条款、每一个词、每一个字乃至每一个标点符合都仔细推敲、反复斟酌。确定合同中是否存在前后意思矛盾、词义含糊不清的文字表述,并及时纠正容易引起误解、产生歧义的语词,确保合同的文字表述准确无误。

经济合同要审查对方的主体,是因为当前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初期,市场主体多元化,经济运行不规则,一些不法单位和个人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违法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其他相关问题想要了解,欢迎咨询律盾的免费法律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服务热线: 400-966-1823 | 邮箱:service@lawdun.com
湖北钉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9-2025    鄂ICP备200123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