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借贷活动的,就会形成借贷关系,而合法的借贷关系才受法律保护。如果是高利贷、套路贷等的借贷,是不受法律保护的,那么主债权未形成,签订的担保合同有没有法律效力?律盾小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主债权未形成担保合同生效吗(《担保法》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
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有效,担保合同才有效。所以主债权未形成的,签订的担保合同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第五条 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二、担保合同的期限
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或者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的,视为没有约定,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保证合同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时为止等类似内容的,视为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二年。主合同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担保期限究竟怎么算呢?一般存在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明确约定担保期限,债主应在这段时间内向担保人主张权利,否则逾期担保人免责;
第二种情况,是未约定担保期限,如在案件中担保期限从最后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开始算的半年,超过半年之后担保人免责;
第三种情况,有约定担保期限但未明确约定,如在合同中约定“担保人的保证责任为借款全部付清为止”,这种情况下,担保期限应从最后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开始算的2年,超过2年担保人同样可以免责。
三、最新资讯(《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百八十八条 【担保合同】设立担保物权,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订立担保合同。担保合同包括抵押合同、质押合同和其他具有担保功能的合同。担保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担保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依据《担保法》的规定,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而债务合同是担保合同的主合同,所以主债权未形成的,主合同未形成,签订的担保合同无效。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读者可以到律盾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