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立合同多长时间后可解除合同

来源:互联网整理 | 2020-05-30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合同依法成立后,当事人不能随意解除合同的,要按合同的约定履行合同的义务,不履行合同义务会构成违约,那么订立合同多长时间后可解除合同?下面由律盾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订立合同多长时间后可解除合同(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

法律对订立合同后什么时候可以解除合同没有明确规定,双方协商一致或者出现法定情形时,可以解除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九十三条 【合同约定解除】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九十四条 【合同的法定解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解除合同应注意什么

1、合同解除一般只适用于单方违约的情形,在双方违约的情形下则比较复杂,要看哪一方的违约是根本违约,解除权的行使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2、从自我保护意义来讲,并不是只要对方违约就要解除合同,而要判断这种违约是不是根本违约,是否不采取解除措施就可能避勉给自己造成更大的损失。也就是说,合同解除权的行使要符合正当目的。

3、从交易成本角度来分析,合同解除意味着交易失败,一方违约就解除合同,将给市场交易带来沉重的交易成本,并给市场交易秩序和安全带来冲击和破坏。

4、一般来说,合同的目的是与合同的主要义务联系在一起的,违反主要义务将使合同目的难以达到,而单纯违反依诚实信用原则所产生的附随义务,一般不会导致合同目的丧失,不能据此解除合同

三、最新资讯(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

第五百六十二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后可以解除。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的解答,法律对订立合同后什么时候可以解除合同没有明确规定,双方协商一致或者出现法定情形时,可以解除合同。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读者可以到律盾进行咨询,律盾有最专业的律师为你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服务热线: 400-966-1823 | 邮箱:service@lawdun.com
湖北钉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9-2025    鄂ICP备200123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