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民事纠纷中,很多时候都是由于合同的问题引起的。那么,对于民事合同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解除呢?这就是双方需要了解的内容,才能知道怎么进行正确的解除,并且不能违反法律的规定。对于这个问题,律盾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民事合同如何解除
按照合同法有关规定进行协商,或者到人民法院起诉。
相关法律知识
《民法典》(2021.1.1生效)
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届时与《民法典》相冲突的条例失效。
《民法典》生效前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大家看完之后就清楚了吧,这也是在实际中需要大家了解的内容,才能更好的进行民事合同的解除。对于合同双方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才能在一些合同问题上有更多的帮助,大家看本文之后就清楚了吧。如果您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律盾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