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索赔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来源:互联网整理 | 2020-03-18
1、索赔是指在工程承包合同履行过程中,合同一方因另一方末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以及由于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而付出了额外的费用或遭受损失,向另一方提出赔偿要求的行为。

在实际工作中,“索赔”是双向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都有可能提出索赔要求,但建设单位索赔数量较小,而且处理方便,可以通过扣拨工程款、扣保证金等方式实现对施工单位的索赔。而施工单位对建设单位的索赔则困难一些。通常情况下,索赔是指承包人(施工单位)在合同实施过程中,对非自身原因造成的工程延期、费用增加而要求要求发包人(建设单位)给与补偿损失的一种权利要求。而将建设单位对于施工单位应承担责任的,且实际发生了损失,向施工单位要求赔偿,成为反索赔。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前者。

2、索赔的法律依据:

合同法》第283条规定:发包方未按照约定的时间和要求提供原材料、设备、场地、资金、技术材料的,承包人可以顺延工程日期,并有权要求赔偿停工、窝工损失。

合同法》第284条规定:因发包人的原因致使工程中途停建、缓建的,发包人应当采取措施弥补或者减少损失,赔偿承包人因此造成的停工、窝工、机械设备调迁、材料和构件积压等损失和实际费用

3、索赔的法律特征:

(1)索赔是双方未能协商一致的结果,是单方主张权利的要求,是单方法律行为。

(2)索赔涉及的利益尚待确定,是一种期待权益。

(3)索赔是要求未获确认的权利的单方主张,必须依赖于证据。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服务热线: 400-966-1823 | 邮箱:service@lawdun.com
湖北钉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9-2025    鄂ICP备200123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