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一般是自签订时生效的,生效的合同就需要履行,如果不履行的就会构成合同违约,而签订的合同是可以依法进行解除的,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有很多,那么合同没有履约怎么解除?下面由律盾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合同没有履约怎么解除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有效时期为2020年12年31日止,届时与《民法典》相冲突的条款失效,由新颁布的司法解释替换。
《民法典》生效前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三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九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依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自签订后是不能擅自解除的,合同当事人没有按合同要求履行的,另一方可以解除合同并且要求违约方进行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九十三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九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合同没有履约如何解除”问题进行的解答,依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自签订后是不能擅自解除的,合同当事人没有按合同要求履行的,另一方可以解除合同并且要求违约方进行赔偿。读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律盾进行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