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同签订之后,双方应该进行相应的合同履行。但有时候会出现一定的违约行为,出现了违约可以进行相关的赔偿,也可以进行及时的不久,这就需要双方来协商解决。如果是补救那么应该有哪些措施呢?律盾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非违约方对违约方的补救措施
1、非违约方可以要求对方提供履约担保,并且在得到保证前中止履行合同。如果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没有提供履约担保,则可以不必等待履行期限的到来而直接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2、非违约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到来以后要求毁约方继续履行或承担违约责任,这就是说非违约方可以不考虑对方的默示违约而等到履行期限到来后再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相关知识: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有哪些
1、支付违约金违约金:指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在合同债务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时,向对方当事人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
2、损害赔偿损害赔偿:是指因合同一方当事人的违约行为而给对方当事人造成财产损失时,违约方向对方当事人所作的经济补偿。范围: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但不包括非财产损失,即精神损害。
3、继续履行继续履行:是指由法院或仲裁机关作出要求实际履行的判决或下达特别履行命令,强迫债务人在指定期限内履行合同债务。
4、其他补救措施。
合同生效的条件
合同的生效,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在当事人之间产生一定的法律拘束力。此时能够产生合同当事人所预期的法律后果。最为常见的约定是:“合同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如果一些较为特殊的合同,需要在特定条件或期限届满后才决定是否执行该合同,生效条件就需要认真对待。
合同的目的
《合同法》规定,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可以解除合同。然而合同目的有时并不容易说明,特别是一些合同形式与双方实质目的有出入的情况,如当时购买物品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履行双方的租赁合同,因租赁合同解除导致买卖合同目的无法实现。
看完本文的内容之后,大家对于合同违约后的补救措施都清楚了吧,这也是在实际中比较常见的情况,对于双方来说都是重要的内容,需要有清楚的了解。此外对于合同违约的一些相关知识,大家也需要有深入的了解。如果您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律盾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