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构成垄断行为

来源:互联网整理 | 2020-05-29
垄断是不好的事情,对于市场的秩序平衡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在实际中我们有可能遇到一些垄断行为,那么应该怎么进行判断呢?这是大家要了解清楚的问题,才能知道这方面的规定。下面律盾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怎么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构成垄断行为

所谓垄断行为,实际上是一种违反竞争法规定的行为,其目的在于扩张自己的经济规模或形成对自己有利的经济地位。

根据我国《反垄断法》第3条的规定,垄断行为具体包括:

1、垄断协议;

2、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3、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4、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

而从当前经济生活的实际状况来看,垄断可分为三种类型:

1、行政垄断,即政府职能部门利用权力搞地区封锁或强制交易,让消费者买其指定的商品,这是目前最受争议的垄断。

2、行业垄断,即公用企业和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实施的强制交易或限制竞争行为,这种垄断在铁路、邮政、水电、石油、电信、航空和金融等服务性领域广泛存在。

3、经济性垄断,指自由竞争企业出现的垄断行为,此类垄断在一些竞争性的产业中比如彩电等领域也开始形成。

以上就是相关的内容介绍,大家需要从中进行相关的了解,才能知道这方面的具体规定。对于不清楚的人就要有详细的了解,大家才能清楚怎么进行判断是不是构成垄断行为。看完之后如果您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律盾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服务热线: 400-966-1823 | 邮箱:service@lawdun.com
湖北钉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9-2025    鄂ICP备200123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