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 杨某的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 2020-03-02

    【案情】:2001年6月,铜梁县某某建筑工程公司(下称某公司)与铜梁县某某小学联合开发某某小学综合楼工程,被告人杨某承担该项目的防水工程。某公司项目经理冯某经公司同意,与杨某约定将12号门面房由杨出售,以支付工程款。2002年5月,被告人杨某以卖房需要合同为由,从冯某处取得了一份盖有某公司印章和冯某签字
  • 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应包括口头合同 2020-03-02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的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是否包括口头合同,在司法实践中认识并不统一,有的人认为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不包括口头合同。如果利用口头形式订立的合同进行诈骗,就只能构成诈骗罪,而不构成合同诈骗罪。其理由是:合同诈骗罪是1997年修订《刑法》时从普通诈骗罪中分离出来的新罪名,当时正在施
  • 如何界定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的内涵和外延 2020-03-13

    正确界定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应当结合合同诈骗罪的客体来考察,合同诈骗罪处于《刑法》分则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之第八节“扰乱市场秩序罪”中,合同诈骗罪不仅侵犯他人财产所有权,而且侵犯国家合同管理制度,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因而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必须存在于合同诈骗罪客体
  • 如何界定合同诈骗罪 2020-03-13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从签订合同的内容来看,存在两种情形:以假面目签订的合同和以真面目签订的合同。假面目是指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所使用的姓名、身份证件、所签订的合同内容等都是假的,用假的面
  • 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界定 2020-03-13

    合同诈骗罪的含义,我国刑法第224条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侵害的客体既包括国家的合同管理制度,还包括合同对方当事人的财产所有权。行为上主要表现为刑法所列举的五种情形:1、虚构单位名义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即虚假主体;
  • 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的界定 2020-03-13

    [摘要]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纵深发展,利用经济合同诈骗的案件时有发生,这给我们审查逮捕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本文拟就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的区别与界定谈点粗浅看法,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掌握罪与非罪的界限,正确适用法律,确保审查逮捕案件质量。 [主题词]合
  • 浅议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欺诈行为之界定 2020-03-13

    一、前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经济犯罪亦在不断地增多,综合分析研究目前的犯罪情形,在市场交易领域中合同诈骗犯罪表现比较突出。 合同是经济交往的重要手段,是连接市场主体的重要纽带,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和市场机制的良性运转。但就目前而言,合同欺诈行为逐年上升,合同签订的规
  •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欺诈行为的界定刍议 2020-03-13

    摘要:正确界定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欺诈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并非一件易事,因为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行为人主观上有无非法占有目的,是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欺诈行为区别的关键所在。刑法上的“非法占有”既不同于“非法占用”,也不同于民法上的“占有”。要判断行为人的主观目的,须从行为人是否具有履行合
  • 合同诈骗罪如何判刑及相关法律规定 2020-03-14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那么,合同诈骗罪如何判刑及相关法律规定是什么呢?律盾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合同诈骗罪构成要件及法律规定 2020-03-09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那么合同诈骗罪构成要件及法律规定是什么?接下来由律盾小编为您解答。
共325条,页码:25/33页 上一页21222324252627282930下一页
服务热线: 400-966-1823 | 邮箱:service@lawdun.com
湖北钉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9-2025    鄂ICP备200123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