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侵权
  • 试论精神损害赔偿 2020-03-26

    精神损害赔偿,是随着《民法通则》的公布实施而在我国建立的一项新的民事法律制度,是我国公民权益的拓展。1986年颁布的《民法通则》从调整民事关系的实际出发,在一定程度上确认了精神损害及其救济制度。综观当代各国民法或侵权行为法,几乎所有国家(地区)都规定了作为侵权行为后果之一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笔者仅就精神损
  • 精神损害的构成要件 2020-03-27

    精神损害的构成要件应为四个方面,缺一不可。
  • 精神损害赔偿性质 2020-03-27

    精神损害赔偿的性质主要表现为三方面:
  • 精神损害赔偿的涵义 2020-03-27

    精神损害赔偿的涵义,理论上存在广义和狭义两种学说。广*学说认为精神损害包括精神痛苦与精神利益的损失。精神痛苦主要指自然人因人格权受到侵害而遭受的生活、心理上的痛苦,导致自然人的精神活动出现障碍,或使人产生愤怒、绝望、恐惧、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精神利益的损失里指自然人和法人的人身权益(包括人格利益和身
  • 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 2020-03-2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61次会议通过。
  • 最高法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 2020-03-27

    (2001年2月2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61次会议通过,自2001年3月10日起施行) 为在审理民事侵权案件中正确确定精神损害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审判实践经验,对有关问题作如下解释: 第一条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
  • 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确定的标准中的疑问解答 2020-03-26

    (一)人人平等,不因人而异。这是世界各国立法的基本原则。几十年来我国立法也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司法实践是人与人不平等的。例如:我们国家的法学专家与教授编写的教科书上就明确写上:侮辱、诽谤党政领导、国际友人与侮辱诽谤一般人不一样。同样的侮辱、诽谤前者构成犯罪,后者构不成犯罪。笔者对此持反对
  • 我国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现状 2020-03-26

    我国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现状。我国目前有关精神损害赔偿方面的立法,散见于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及地方规定之中。现有的立法对精神损害赔偿均没有系统的、具体明确的规定,仅仅是分门别类的、笼统的、残缺不全的小部分作了规定,远远不能适应司法审判对精神损害赔偿的要求。例如:(1)1994年5月12日全国人大常
  • 精神损害赔偿的确立 2020-03-26

    自从20世纪确立人身权和人格权制度之后,对于人身权、人格权和其他非财产性的权利受到非法侵害,究竟能否对受到侵害的精神利益以给付财产的手段补偿精神损害,成为各国民法学中争论近百年的复杂问题。
  • 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如何评定 2020-03-26

    对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评定,从损害后果来归纳可以有三种类型,其一,对单纯精神损害的赔偿;其二,对精神障碍的损害赔偿;其三,对人身伤亡的损害赔偿,另有一种主张是,对侵犯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贞操权等具体权益所产生的非财产损害赔偿,分别以不同精神损害赔偿类型来进行处理,如侵犯名誉权的精神损害赔偿,
共1650条,页码:51/165页 上一页51525354555657585960下一页
服务热线: 400-966-1823 | 邮箱:service@lawdun.com
湖北钉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9-2025    鄂ICP备200123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