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权益受侵害的原因及保护对策

来源:互联网整理 | 2020-03-17
消费者的权益受损时可以找消费者协会,那么农民工的权益受损时又该找谁呢?或者说哪些社会团体或者组织可以帮助农民工挽回自己的合法权益呢?小面这篇文章就为大家做个简单介绍,欢迎大家来阅读!

一、农民工权益受侵害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民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导致农民工在就业中无序竞争。

2.农民工从业的随意性和松散性,造成农民工权益维护困难。

3.农民工文化程度偏低,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

4.保障制度难以落实

二、农民工权益保护的对策

法律救济方面:

1.认真落实我国相关法律中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规定。

2.在涉及农民工权益的具体司法实践中,在法律规定的限度内向农民工一方实行“司法倾斜”,对侵害农民工权益者实施更严厉的惩处,对施害者起到警示惩戒作用。

3.简化解决纠纷的法律程序,为农民工提供一条维权的“便捷通道”。

4.建立专门的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无偿法律救助机构,鼓励法律志愿者积极参与,解决农民工的疑难问题,帮助农民工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进行诉讼,以维护农民工的各项合法权益。

社会救济方面:

1.重视发挥新闻舆论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方面的导向和监督作用,更好地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2.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会、妇联、教育、工商等部门的积极参与,开辟多种农民工维权渠道。

3.开辟维权热线,使农民工的权利及时得到维护。

4.建立维权监督、举报制度,使农民工权益受损的情况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

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提高农民工的素质为流出地的责任:

1.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2.改变农村教育模式,培养适合农村及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3.加大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

4.加强对农村转移劳动力法律知识的培训。

流入地主要应从以下方面努力:

1.加大对农民工岗前或其他职业技能的培训。

2.是为农民工接受继续教育提供便利。

3.是为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创造条件。

三、政府责任

1.政府拥有宏观调控的权力,可以界定产权、配置资源、调整结构;

2.政府握有行政法规制定权,可以依据宪法的原则不断完善针对农民工的各种法规,约束对农民工的政策歧视和待遇不公,尽可能地使农民工享有公民和居民待遇;

3.政府有权通过各种手段(经济的、法律的)对于拖欠克扣工资、劳动条件恶劣、无劳动安全保障措施的企业进行治理;

4.政府可以推动针对农民工法律援助;

5.政府可以进行保护农民权益的宣传,扩大影响;

6.政府可以支持组建农民工维权组织;

7.政府可以在就业信息的发布、市场培育等方面发挥行政指导的作用;

8.政府可以开展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服务热线: 400-966-1823 | 邮箱:service@lawdun.com
湖北钉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9-2025    鄂ICP备200123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