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捕的条件是什么,决定和执行逮捕的机关是哪些

来源:互联网整理 | 2020-03-08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强制措施有很多,如刑事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和逮捕等,而这些强制措施是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的,那么逮捕的条件是什么?决定和执行逮捕的机关是哪些?下面由律盾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逮捕的条件是什么,决定和执行逮捕的机关是哪些

(一)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根据有关规定,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是指同时具备下列情形:

1、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犯罪事实既可以是单一犯罪行为的事实,也可以是数个犯罪行为中任何一个犯罪行为的事实。对实施多个犯罪行为或者共同犯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即可:有证据证明犯有数罪中的一罪的;有证据证明有多次犯罪中的一次犯罪的;共同犯罪中已有证据证明有犯罪行为的。

2、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3、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的。逮捕不同于定罪,逮捕的标准低于定罪的标准,不要求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所有证据都已查证属实,只要求有证据已被查证属实即可。

(二)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这是关于犯罪严重程度的规定。基于已有证据证明的犯罪事实,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初步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而不是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独立适用附加刑等轻刑或者可能被免除刑罚的,才符合逮捕条件。

(三)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决定和执行逮捕的机关是哪些

(一)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发现犯罪嫌疑人应当被逮捕时,应当提请检察院批准,检察院审查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应当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对报请批准逮捕的案件不另行侦查。

(二)人民法院决定逮捕

对于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认为需要逮捕被告人时,由办案人员提交法院院长决定,对于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被告人的逮捕,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对于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时未予逮捕的被告人,人民法院认为符合逮捕条件应予逮捕的,也可以决定逮捕

(三)公安机关执行逮捕

公安机关对于检察院的批准逮捕决定应当立即执行,对于检察院决定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在收到不批准逮捕决定书后,应当立即释放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或者变更强制措施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逮捕的条件和执行逮捕的机关是哪些”问题进行的解答,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逮捕的条件包括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等。读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律盾进行法律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服务热线: 400-966-1823 | 邮箱:service@lawdun.com
湖北钉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9-2025    鄂ICP备200123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