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侵权
  • 有关离婚精神损害赔偿问题之法条解答 2020-03-16

    离婚损害赔偿中的几个问题——婚姻法第四十六条之理解与司法实务探讨
  • 浅论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的几个问题 2020-03-27

    1986年颁布的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确立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其范围为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和法人的名称权、荣誉权、名誉权。198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民法通则意见》)第140条规定对侵害公民隐私权准用侵害名誉权精神损
  • 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之缺陷与重构 2020-03-27

    内容提要:近年来,当事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民事案件明显增加,但是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及理解适用的不统一,影响了法律的公正性。正确认识我国在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并给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以明确的法律定位,创建相对完善的精神损害赔偿法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 浅析美国侵权法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2020-03-27

    精神损害赔偿是由于精神权益受到侵害而引起的法律后果,是对加害人的一种民事制裁措施。精神权益是指法律所确认和保护的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所获取的体现在人格、身体方面的精神利益。在民事活动或其他社会活动中,主体的精神权益通常体现在其姓名、隐私、身体及言行自由诸方面,是主体人格、身份利益在法律上
  • 明确精神损害赔偿 推动司法文明进程 2020-03-27

    在10月23日开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以下简称《国家赔偿法》)修正案草案首次提请审议。草案中不仅增加了保障和便利赔偿请求人及时获得赔偿的程序性规定,协商程序的规定,还首次将精神损害明确纳入国家赔偿范围,要求符合法律规定情形,致人精神损害的,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
  •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有关问题探讨 2020-03-27

    【论文摘要】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性质在于过错方违反婚姻义务,是一种特殊的侵权损害赔偿,同时也是一种财产赔偿责任。近年来我国的离婚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离婚理由也越来越多样化,酗酒、遗弃、缺乏感情、性生活不和谐、婚外性行为、危害家庭的不良行为、侵害配偶生育权、不承担家庭义务、彼此厌倦及一系列生活方式
  • 论纯粹精神损害赔偿 2020-03-27

    在传统侵权责任理论中,精神损害一向被视为权利损害之后果,若无人身或财产权利受到侵害之事实,则也谈不上精神损害。各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总是充斥着诸如“侵犯某某权的,受害人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之类的表述。然在现实生活中,权利未受侵害情况下的精神利益损害并不鲜见。随着各国法律对受害人保护力度的加
  • 违约与精神损害赔偿 2020-03-27

    一、问题为在审理民事侵权案件中正确确定精神损害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审判实践经验,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3月8日对有关问题作出了若干解释(后简称“解释”),并自3月10日起施行。从有关此司法解释的相关背景和内容来看,精神损害赔偿仅限于侵权责任,包括具体人格权受到侵
  • 浅论精神损害赔偿数额之确定 2020-03-27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精神权利和精神利益的保护。由此引起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其中,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是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核心。所以,我国应对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确定的依据进行细化和扩展,增加更为具体的确定标准;精神损害赔偿数额
  • 试论法人的精神损害赔偿 2020-03-27

    [摘要]我国公民享有精神损害赔偿权。这一点已经为我国民事立法与司法实践新验证。但法人是否也应当享有精神损害赔偿权呢?这个问题,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实务界,都存在不少的主张,相互之间争鸣不一。这些主张总体可分为两种,即否认说和肯定说,其中,否认说代表性的观点有:法人无精神痛苦说、人权保护说、无形财产说
共1650条,页码:35/165页 上一页31323334353637383940下一页
服务热线: 400-966-1823 | 邮箱:service@lawdun.com
湖北钉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9-2025    鄂ICP备200123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