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侵权
  • 对严重精神损害标准的浅探 2020-03-27

    一、问题的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侵责任权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此前,一些相关的法律也确立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而最高人民法院在诸多法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性质、范围和要求作出了界定和细化,在《关于确定民事侵权
  • 简论民事侵权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2020-03-27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权利的价值。精神损害赔偿作为民事损害赔偿的一民事责任方式。在法制日益健全和发展的中国有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极大的发展空间,健全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对我国法制和司法建设意义重大。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应否接纳精神损害赔偿(上) 2020-03-27

    内容摘要: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应否接纳或受理精神损害赔偿请求问题上,我国法学界存在着“肯定说”和“反对说”两种互相对立的主张。“肯定说”似乎更受大众舆论的推动与支持,而“反对说”则一直为立法与司法所坚守。从发展的眼光看,现行立法和刑事司法实践将精神损害赔偿排斥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之外,是理性而明智的。它
  • 论行政侵权中精神损害赔偿的原则 2020-03-27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我国民法理论及民事审判中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民事案件审判质量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将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扩大到包括物质性人格权、精神性人格权、一般人格权在内的人身权利,标志着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我国民事审判领域得到全面承认和保护。但是赔偿的原则根据法律至今无法确定。笔
  • 完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几点思考 2020-03-27

    精神损害赔偿是权利主体因其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使其遭受精神痛苦或精神利益受到损害而要求侵权人通过财产赔偿等形式进行救济的一种民事法律制度。目前我国相关的法律和司法解释中,初步确立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但法律对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赔偿标准等问题还缺少明确统一的规定,法律与现实生活相比
  • 浅谈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2020-03-27

    80年代末以来,在我国学术界,关于精神损害及其赔偿问题,学者们写了大量的文章,但其探讨一般仅限于民事诉讼领域,而对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是否应当确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如果应当确立,则具体上应如何操作等问题,问津的学者却很少。另外,今年3月10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浅析 2020-03-27

    我国现行刑事立法及司法解释规定,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即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不支持精神损害赔偿。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民权利本位法律意识的强化,要求刑事侵权给予精神赔偿的呼声越来越高。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民事法律领域已广泛确立,而在刑事立法中却予以否定,显然在逻
  • 浅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之完善 2020-03-27

    目前,法学界、法律界对于在我国建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已经基本上达成共识,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中,也初步的明确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但对于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请求的主体以及赔偿标准等问题还未有明确的规定,造成司法实践中对该问题的处理上出现较大差异。对此,笔-者拟就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进一
  • 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浅探 2020-03-27

    一、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的审判实践(一)民事诉讼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所指的“精神损害”,又称无形损害,指受害人在受到侵害后精神上的痛苦和身体上的痛苦,其不属于物质损害的范畴。精神受到损害,主要表现在对其人格尊严的贬低,使其威信下降,产生精神上的痛苦、悲伤、怨恨、绝望、羞辱等。一般
  • 略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之不足 2020-03-2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精神损害赔偿解释》)和《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人身损害赔偿解释》)司法解释的颁布和实施,在中国人格权法律保护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但笔者认为司法解释对于精神损害赔偿案件不断上升,涉及面越来越
共1650条,页码:43/165页 上一页41424344454647484950下一页
服务热线: 400-966-1823 | 邮箱:service@lawdun.com
湖北钉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9-2025    鄂ICP备200123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