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侵权
  • 浅论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的相关问题 2020-03-27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领域中的知识产权含量逐步升高,由侵权引发的知识产权纠纷也不断增加。为了切实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国陆续制订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加大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在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诉讼中,主要涉及两大问题,一是侵权事实的认定
  • 期待精神利益在合同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及计算问题 2020-03-27

    内容提要:传统观点认为,在侵权损害赔偿关系中,存在着精神损害赔偿的可能。违约之诉并不能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保护受害方的利益,精神损害赔偿应适当扩展到违约责任中,尤其是就期待精神利益的合同违约中。关键词:精神损害、期待精神利益根据合同订立目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合
  • 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制度探析 2020-03-27

    一、精神损害及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所谓精神损害,理论上有广、狭义之说。广义说认为精神损害包括精神痛苦与精神利益的损失。精神痛苦主要是指自然人因人身权受到侵害而遭受生理、心理上的痛苦,导致自然人的精神活动出现障碍,使人产生愤怒、绝望、恐惧、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精神利益的损失是指自然人的人身利益遭
  • 知识产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理论与实践 2020-03-27

    对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能否造成精神损害,能否要求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我国民法通则和相关知识产权法律并没有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因而精神损害赔偿问题一直为知识产权理论界和司法实践部门广为关注。在审理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中,如何认定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如何计算精神损害赔偿数额都是司法实践中常常遇到的问
  • 国家赔偿法中精神损害赔偿问题之探讨 2020-03-21

    我国国家赔偿法中对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不足已露出其冰山一角,并成为人们争议的焦点。这种缺陷不仅仅是由于立法导致的,还受一系列的因素的制约。中国在国家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的研究上还处于薄弱的环节。为此本文针对当前该领域的混乱局面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希望这些措施对目前存在的由于国家机关的侵权而造成的精神损害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研究 2020-03-27

    一、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问题的立法现状长期以来,在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一般不认可刑事被害人享有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这一观点在最高院的司法解释中指出:“对于刑事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精神损失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在该刑事案件审结以后,被害人
  • 精神损害赔偿之我见 2020-03-27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纠纷也逐渐增多,加上新的《诉讼费交纳办法》的出台,诉讼的收取标准大幅度降低,人民群众更愿意通过诉讼的形式来解决纠纷,这给立法和司法都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这就要求我们法律工作者加快立法的步伐,把法条细化,以利于审判工作的顺利开展。自1900年《德国民法典》第847条首
  • 试论离婚过错损害赔偿问题 2020-03-27

    近年来,由于一方的过错而导致家庭破裂的离婚案件有上升趋势。在这种离婚案件中,无过错方(多数是女性)不仅身心受到极大伤害,而且由此引发了不少恶性案件,从而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修改后的婚姻法,增加了“救助措施和法律责任”一章,设立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即侵害配偶权的损害赔偿制度。司法实践中,对此侵权行
  • 论精神损害 2020-03-27

    「内容摘要」随着几部有关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的出台,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制度层面日趋成熟,但理论上仍有诸多有待完善之处。精神损害是该制度的核心,学者们对其概念的界定,或囿于现行法,或限于损害的客体或主体的范围,不利于进一步保护日益倍受关注的精神利益。精神损害的实质是精神利益损失或应该获
  • 精神损害赔偿应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之诉求 2020-03-27

    最高人民法院在2000年12月19日颁布的《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1条第2款规定:“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害而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可见,对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精神损害赔偿是不予支持的。而现行的2001年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
共1650条,页码:47/165页 上一页41424344454647484950下一页
服务热线: 400-966-1823 | 邮箱:service@lawdun.com
湖北钉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9-2025    鄂ICP备200123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