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侵权
  • 从双重处罚看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2020-03-27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害人能否提起精神损害赔偿,一直是法学理论界争论不休的问题。一方面,随着人权的进步和社会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权利的价值,人身权和人格权制度有了很大发展,对这种精神权利的救济措施也在不断地完善。1987年《民法通则》首次部分确立了精神损害:“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
  • 论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 2020-03-27

    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一直以来是学术界争论的话题,现在大多数学者都趋同于认为我国应规定被害一方有权要求被告人赔偿因犯罪行为造成其精神痛苦的损害,尽管目前《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限定被害人只能就遭受的物质损失要求赔偿。笔者认为,无论从法理上还是国外司法实践,精神损害赔偿都应作为被害
  • 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 2020-03-27

    一、大陆法系国家关于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精神损害赔偿,亦称精神损害补偿或精神损害物质赔偿。各国民法对之有不同的称谓,在德国民法上称为“相当金额赔偿”,在瑞士民法上称为“慰抚”或“金钱给付之慰抚”,在日本判例学说上称为“慰谢料”,它原义是一种慰抚金,指对精神损害即精神痛苦以货币(金钱)估计而
  • 关于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2020-03-2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 赔偿死亡赔偿金后仍应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2020-03-27

    2009年4月1日,江西法院网刊发了《精神抚慰金是否应当得到赔偿?》?一文。该文作者认为“最高法院《关于确认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为《精神损害赔偿解释》)第九条第(二)款之规定,死亡赔偿金已涵盖了精神抚慰金”。因此,该案的二被告在赔偿三原告死亡赔偿金等费用304538.60元后,无须再赔
  • 浅议法人的精神损害 2020-03-27

    在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关系中,义务主体为特定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已形成共识。但对权利主体是否包括法人和其他组织,即法人和其他组织能否提起精神损害赔偿,则存在较大的分歧。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精神赔偿解释》)出台以前,作为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是《
  • 浅议精神损害纳入行政赔偿范围 2020-03-27

    随着世界各国的国家赔偿制度全面深入地发展,有关行政赔偿范围已日益具体,细化。我国国家赔偿法仍将行政赔偿事项范围限于侵犯人身权和财产权的违法行政行为上,范围比较狭窄。精神损害尚未纳入赔偿范围,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为此,笔者认为应顺应国际发展潮流,对精神损害予以国家赔偿,逐步拓宽行政赔偿范围
  • 论人身伤害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2020-03-27

    一、我国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沿革
  • 国家侵权更应当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2020-03-27

    自本人从事法律职业以来,对国家侵权不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问题一直便有些大惑不解。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面临修改之际,关于国家应否承担精神损害赔偿的问题自然是各级国家机关、社会公众和广大法律学者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本人作为一名执业律师,在办案过程中也难免会碰到当事人请求国家给予精神损害赔偿的
  • 论强奸罪中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 2020-03-27

    一、强奸罪的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地位对于强奸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我国目前的立法尚属空白。无论是从抚平被害人的伤痛、体现犯罪人与司法体系对被害人人格、价值的尊重,还是鼓励被害人举报犯罪、而至强奸犯最等方面考虑,我国都应该明确赋予强奸犯罪被害人精神损害请求权且精神损害赔偿诉讼宜采用刑事附带民
共1650条,页码:48/165页 上一页41424344454647484950下一页
服务热线: 400-966-1823 | 邮箱:service@lawdun.com
湖北钉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9-2025    鄂ICP备20012342号